2023年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0106)

2023年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泰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泰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紧扣“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提升“产业城市、民生”三个能级,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经济运行回稳向上。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产业发展企稳向好。实体经济保持稳定。及时推出“工业纾困15条”“服务业纾困22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深化“三比一提升”行动,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142个、新竣工108个,总投资120亿元的盛虹储能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制定“促消费14条”,举办“苏新消费·活力泰州”系列活动,成为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培育城市,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4家,兴化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关、边检为开放开发做出积极贡献。产业质效持续改善。省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重磅出台,生物医药、海工船舶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泰兴经济开发区获批全省首批化工中试基地,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2468个,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创成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10个、智能车间(智能工厂)24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2个,入选国家双千兆示范城市,启动省船舶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创建。建筑业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创新生态加快构建。成立市级天使投资基金,实质化运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建设离岸创新中心13家,南医大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成功落地。兑现科技创新积分奖补资金4.6亿元,新认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18家。组织科技人才活动周、泰州日系列活动,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848名。重点改革走向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张清单”,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推行重大项目审批超时默认制。“1+N”国企改革体系基本形成,健全国资监管体制,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市城投集团获习近平习近平习近平评级。通过国家级金改试点终期评估,发放创新积分贷25亿元,新增上市企业3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提升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5万亩。
    城乡发展呈现新貌。紧扣打造“一轴一核三极三城”,深入实施城市转型提级行动,以功能布局优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心城市建设形成新格局。有序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开展规划建设体检评估,六大片区规划设计不断深化。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泰福里商业街区开街运营,市体育公园投入使用,凤凰河步道全线贯通,周山河景观桥建成开放;优化市区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启用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市中医院新院区二期工程;东风路北段、姜堰南绕城快速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353省道泰州段建成通车。推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新改建污水管网120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3个,建成智慧物业示范小区40个,创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12个。重大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与省交通运输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长三角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北沿江高铁正式开工,盐泰锡常宜铁路进入可研批复阶段,常泰长江大桥、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加快施工,张靖皋长江大桥、宁盐高速开工建设。挂牌成立长江泰州引航站(筹),上线全国首个港航一体化信息系统,泰州港跻身全国十大港口。农业农村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建成高标准农田33.7万亩,粮食单产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深入推进强镇兴村富民,实施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先行市(区)、中心镇、示范村创建,泰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认定,兴化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新增中国传统村落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姜堰湖南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兴化垛田进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八大类45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按时保质实施到位,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基本类民生质量更高。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5万人。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限制,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和医保补助标准,长护险试点实现全覆盖。筹集(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6278套。开展特困群体救助帮扶专项排查整治,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70元。改善类民生供给更优。坚持教育优先优质发展,中小学幼儿园新开工60所、新竣工66所,评选首届特级教师、校长、班主任50名,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泰职院获批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推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成功挂牌,率先开展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市人民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次大幅前移,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泰兴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80户,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2家、托位2749个。品质类民生成色更足。推进健康泰州建设,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圆满承办第二十届省运会、第十一届省残运会,省运会泰州代表团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参赛成绩创历史最好,建成特色体育公园12个、健身步道50公里。筹建梅兰芳艺术中心和京剧团,建成“泰有戏”小剧场10个,《小先生》获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4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社会科学、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史志档案、红十字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及时果断应对各领域风险挑战,有力维护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疫情防控科学精准。落细落实“二十条”“新十条”,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群众就医用药、生活物资等服务保障,创新全域资源统筹、大数据赋能等实战打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风险化解有力有序。成立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一体推进“三年大灶”专项整治和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城镇燃气、自建房、危化品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高标准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化“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建成幸福河湖1020条,国省考断面全部优于Ⅲ类水质,姜堰创成“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出台债务管控“十个严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放贷活动,守住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社会治理强基固底。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健全网格化社会治理“1+8”体制机制,启动“精网微格”工程。实施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扎实抓好“苏安·祥泰”行动,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侦破涉黑涉恶九类案件398起,连续15年命案全破。顺利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评估验收。
    自身建设守正创新。全面展开“五型政府”建设,部署实施“三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以政治建设永葆忠诚本色。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坚持以法治护航规范权力运行。认真落实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的要求,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632件。公布第二批市设权力清单,推出柔性执法、首违不罚适用规范,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办结行政复议案件711件。固化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创成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坚持以数智赋能提升服务效能。建立“1+4”工作体系,创新路演推进等组织方式。建成“一件事”综合受理平台,50项重点改革事项法定审批时限压缩60%。推进“5G+政务外网”省级试点,率先完成电子政务外网 IPv6 改造,形成政务运行“一张网”。实现数字资产“一本账”管理,通过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获批省级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坚持以清风筑廉推动自我革命。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好巡视巡察和审计统计反馈问题整改,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树立“知重负重、唯实唯勤”导向,开展改革创新奖和“蜗牛奖”“骏马奖”评选,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基层减负取得新成效。强化“过紧日子”意识,出台市级预算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三张函”制度,一般性支出持续下降。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值得珍惜。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驻泰机构以及驻泰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关心支持泰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恢复基础不牢,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减弱,居民增收困难影响消费增长,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多变,推动整体好转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产业转型任重道远,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有待深化,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仍需提升,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还要加快。城市能级亟待提高,基础设施补短和商贸功能塑强还需加码聚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仍有短板,城市精细化治理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经济金融领域累积问题逐步显现,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的向好态势有待巩固,在多重约束下求得最优解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政府治理仍需优化,少数干部担当劲头、实干精神、专业水准不足,一些部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