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明确畜牧业要由一产向二三产转型、由调活畜禽向调肉产品转型、由增加养殖业产值向增加全产业链产值转型,赋予了畜牧系统全新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将全面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突出目标牵引、结果导向,创新举措、克难攻坚,坚持“工业化思维、项目化带动、园区化集群、品牌化经营、智能化监管”,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行养殖量扩量和产业链提质两手抓,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夯实安全链,全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一、抓实首要任务,全力推动“千万头肉牛”工程提质增效。聚焦新增百万头肉牛饲养量这一目标,组织各地对重点项目企业建立“一对一”包保服务机制,对大县、大乡(镇)、大村建立分区划片包保机制,对散养户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养殖主体扩养增量。一要抓牢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对211个千头以上项目企业实行清单化管理,及时调度项目企业存出栏情况,对项目企业面临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确保其尽快建成达产,释放优势增量,带动全省肉牛养殖规模快速提升。二要抓实大县大乡(镇)大村大户这个“基本盘”。突出34个肉牛养殖大县、182个大乡(镇)、1711个专业村和11739个大户,复制推广梨树县“四级书记赛牛、村书记带头养牛”以及通榆县“五位一体”养牛等发展模式,在带动现有大村大户增养补栏的基础上,力争再培育一批新的大村大户,促进养殖主体和肉牛饲养量“双增长”。三要抓好种源支撑这个“关键点”。加快沃金黑牛、吉牧牛等新品种培育,持续放大6个基础母牛扩群提质试点县政策效应,确保基础母牛存栏量稳定增长。加强繁改技术普及推广,健全养殖场户系谱档案,做到优选优育,不断提高肉牛成活率、繁殖率。四要抓细秸秆饲料转化利用方式变革这个“新模式”。总结推广伊通模式,支持存栏千头以上养牛大村建设“菌酶协同”秸秆发酵饲料示范点,由村集体组织,以养牛大户为项目申报主体,为周边养牛户免费提供发酵菌剂。健全秸秆饲料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模式,利用青贮、黄贮、菌酶协同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吸收转化利用率。鼓励秸秆饲料企业在养殖密集区建设秸秆饲料存储基地和秸秆饲料配送中心,打造秸秆饲料“中央厨房”,降低养殖成本,实现节本增效。聚焦屠宰加工量实现倍增这一目标,因地制宜量化发展目标,匹配政策措施,确保任务落实落地。一要加快打造头部领航企业。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加快扶强扶优肉牛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紧盯18家有增长潜力的规上屠宰加工企业,持续释放优势产量。加快推动13个新建屠宰加工大项目建设,推动养殖加工企业有效对接,促进本地育肥牛就地屠宰加工,促进养加销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要深挖精深加工产能。发挥头部企业的全产业链建设组织者、整合者作用,大力发展中央厨房、熟食制品、休闲食品等细分品类,做深做强食品加工产业。深挖牛副产品潜在价值,大力开发相关生物制药和医美保健产品,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拓展牛油精炼、牛骨雕刻和皮革深加工等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加工层次和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水平。三要顶层谋划“吉牛中国牛——**牛肉”区域公共品牌。围绕“吉牛中国牛”核心主题,集中力量做优做强“**牛肉”区域公共品牌,以一套形象标识阐述吉牛文化、一场产业峰会扩大吉牛影响、一个品牌节庆凝聚吉牛粉丝、一支联名队伍展现吉牛力量、一组城市展厅彰显吉牛魅力。培育推出吉牛中国牛系列品牌,引导建设**牛肉网商市场,与网红经济、直播带货和集中采购单位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宣传,让“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3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