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工作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和重点问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在农村。***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缺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必须筑牢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以乡村振兴补上农村共同富裕的短板,推动农村共同富裕。
    一、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1.农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引。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乡村振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发展战略,是迈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截至2021年,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0.5亿农村人口期盼着富裕的美好生活,乡村振兴也将这一期盼作为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必须以共同富裕为重要指引和终极目标。一方面,农村共同富裕在发展中探索实现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农村共同富裕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标准。
    2.乡村振兴是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是通向共同富裕最高理想的必然选择。当前,农村相比城市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农民收入低,整体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增长往往难以惠及低收入人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有利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小城乡区域差异,扩大低收入者的就业、增加提高收入的机会,实现益贫式增长,从而推动农村共同富裕。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共同富裕必须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完成,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差距、工农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以乡村振兴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必要条件。
    3.农村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共同富裕远大理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和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和强化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等。二者都致力于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二、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1.城乡要素流动梗阻。一是劳动力要素流动梗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5%,这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子女不能随之落户城市,无法享受所在城市相应的公共服务,增加了流向城市的劳动力的生存压力。而农村项目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等问题阻碍了人才向农村聚集。对于城市人才而言,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水平较低、缺乏对农村的归属感,难以真正融入其当中。二是土地要素流动梗阻。一般来说,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以出让、转让、出租等形式为主,主体可以是农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2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