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XXX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尊敬的XXX: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XXX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盘家底、摸底数,充分肯定园区发展成效
    XXX工业正式起步于“十一五”期末,发展于“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由小逐渐变大过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分别从2010年的XXX亿元、XXX亿元、XXX户发展到2024年XXX亿元、XXX亿元、XXX户。XXX工业园区先后被列入省“5个100工程”和州“5个20工程”,并于2020年获批“XXX特色工业园区”、2021年被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培育对象,2022年在省级开发区培育对象综合发展水平评估考核中综合排名第3位。
    (一)从规模总量看,成效明显。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XXX(全县完成XXX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XXX亿元(全县XXX亿元);XXX年园区企业完成工业税收XXX亿元(全县XXX亿元);园区工业企业解决就业XXX人(全县XXX人)。
    (二)从基础建设看,逐步完善。累计建成路网30余公里,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XXX万平方米(政府投资XXX万平方米,民营投资XXX万平方米),已使用XXX万平方米(政府投资XXX万平方米,民营投资XXX万平方米),闲置厂房XXX万平方米(政府投资XXX万平方米,民营投资XXX万平方米)。配套有公租房950套,配套110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铺(架)设输电线路73.21公里;建成供水管网60公里,污水管网56公里,建有民用污水处理厂3座。基本实现4G网络(部分5G)、光纤宽带、广播电视网络覆盖。
    (三)从产业培育看,门类丰富。截止目前“一园三区”累计引进工业企业236户,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户。新型建材类企业13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户,XXX年度规上总产值完成37.97亿元)。生态特色食品类企业2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户,XXX年度规上总产值完成12.99亿元。装备制造类企业5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户,XXX年度规上总产值完成16.47亿元。其他类企业25户(现代能源、健康医药、电子信息、包装等),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户,XXX年度其他类产业规上总产值完成4.32亿元。
    二、对战略、找差距,认真对待园区发展短板
    按照XXX“你所需、我所能,你所需、我能有”的指示,我们坚持“跳出XXX看XXX”思路,将XXX工业园区的发展置于国家新型工业化基本要求以及全省、全州和XXX“外环高速公路”城市经济圈16个开发区发展水平相比较,存在的短板弱项不少。
    (一)从新型工业化基本内涵看,科技含量底。对照新型工业化基本要求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5个方面。全县234户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仅有9户,占全州比重为1.5%,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户,占全州比重为12.7%。根据XXX年我县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监测数据,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了21.1%达36.47亿元,然而主营业务收增长18.5%达41.13亿元,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幅高于于营业收入增幅,企业效益不好。XXX年全县工业税收仅完成XXX亿元,砂石行业非金属矿产消耗大、环境污染大、纳税贡献度较低,目前省级绿色工厂仅1户。
    (二)从全省全州园区发展水平看,贡献率不高。全省共有100个开发区,分为一、二、三、四个方阵,XXX工业园区划分在四类区,处于最后一个方阵。全州14个开发区XXX年度规模以上工业总总产值完成XXX亿元,XXX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XXX亿元,占全州比重为5.8%,总量排全州第8位,处于中游水平。
    (三)从XXX“外环高速公路”经济圈园区看,承载能力弱。贵阳“外环高速公路”经济圈中共有16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9个,特色工业园区1个,我县是唯一1个特色工业园区、园区规格最低。16个开发区中工业体量最大的为XXX高新区,最小的为XXX综保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开发区有10个,规模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下的有6个,XXX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16个开发区中仅高于XXX综保区和XXX综保区、排14位,发展处于16个开发区中处于下游水平。
(四)从自身发展情况看,短板突出。通过近12年的发展,XXX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存在“小、散、弱、乱”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规模总量小。X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XXX亿元,占我县GDP比重为16.5%。二是龙头企业少。引进的236户企业仅有XXX1户为中型企业,产值突破3亿元企业仅有2户。三是产业层次低。园区产业以建材(砂石、商混、板材等为主)、食品(主要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等为主导,产品增值有限,附加值不高。四是本地配套不足。三个园区产业定位混乱、主导产业不明显,除砂石、商混等少数建材类企业外,其他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县内均不能满足,需要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及中间品进行加工。如,XXX谷物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3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