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本文来源:求学成都

还记得中考成绩刚刚发布时,家长们忙着去自己相中的学校“咨询”时的场景吗?这个站排排的状况和做核酸像不像呢?!那时,刚刚拿到成绩的家长们不惜发动亲属,分赴自己心仪的好几个学校“咨询”,打探“填贵校的志愿会不会被录取?”

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一大圈“咨询”的结果却让不少家长更纠结了——得到“放心填,没问题”回答的,担心自己会不会“吃亏”了,又想着能否去更高的目标校“咨询”;得到“有机会”答案的,心里更是七上八下,惶恐不已。当然,还有不少家长在校门口就被“劝返”了:“这个成绩上不到!”

家长们到学校“咨询”的“分数线”靠谱吗?

我们首先将当时网络上流传的“咨询线”(有学校自己发布的,大部分是家长咨询后提供的)与最终的录取线列入下表供家长参考。

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四川成都中考总分是多少分2022

【特别提醒】读者注意:

1、因为“咨询线”大多并未标明具体是针对统招还是调招的,而统招计划在各学校招生中占有绝对大多数,因此我们将其比较对象锁定为统招录取分数线。

2、有的学校还出现了各种不同班型的“咨询线”,为了方便对照,我们将选择其“最低标准”进行比较。

在我们列出的98所学校中,除了28所学校未查询到相关资料被列为“无相关信息”外,其余70所学校的“咨询线”与最终统招录取线零误差的6所学校都是其“咨询线”与“指导线”或“送档线”重合的,也就是说,这6所学校都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会“踩线”录取,并无“辗转腾挪”的空间,其余学校无一能够准确判断自己的“录取线”,误差最大的居然高达89分,误差超过50分的有9所学校。如果抛开首次纳入录取场招生的民办学校不计,公办学校中误差也有超过50分的,误差超过20分的也有超过10所学校。

对于家长来说,遑论误差如此之大,即使误差1分也会严重影响到其志愿填报时的判断。

2022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公办学校的“咨询线”普遍都估得较低。

比如,今年刚刚获得石室中学“加持”的成飞中学,保守地将自己的“咨询线”定在了“指导线”(554分)附近,但完全没想到会一改往年二批次录取不满额的颓势,最终的录取线高达589分,超出了“指导线”35分。

与公办学校普遍“低估”相对应的是,不少民办学校却高估了自己。比如,曾经被视为成都民办学校“三强”之一的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尽管预计到了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咨询线”定在了580分(在民办学校“咨询线”中排第6位),但其最终录取则“踩线”,较预估低了26分。

因此,个人认为填报志愿前到各学校打听到的所谓“咨询线”并不完全靠谱。家长填报志愿前最好还是自己做好功课——一般来说,根据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分量,再参考往年的录取实例,基本上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自己的孩子填报哪些学校的志愿比较有把握。

“咨询线”与“录取线”存在误差,不能完全责怪学校,一方面是未录取前校方真的无法准确判断分数线,二是多数学校会明确表示多少分来咨询“有希望”,并未(也不允许)对家长做出明确的承诺。

在成都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进行的“5+2”区域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中,按照录取规则,学校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录取分数线的。

大家平常所称的“录取线”,实际上是一条“总结线”——录取开始后,根据不同批次确定的招生范围(第一批次一般包括政策照顾类、艺体特长类、指标到校生等;第二批次主要是“省重”录取;第三批次为剩余的其他学校录取),市教育考试院的计算机系统将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投档到相应学校,学校则按照招生计划予以检录,直至招生计划额满时所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的成绩,就是大家所称的“录取线”。

从录取流程来看,各个学校“录取线”是受到填报志愿考生状况影响的——填报这所学校的考生成绩越高,其“录取线”也就越高;反之,如果某校在家长和考生的心目中“不太好”,能够吸引报考考生的成绩就会相应较低,其“录取线”自然也就较低了。

也就是说,在录取未完成前,谁也不会准确知道某校的“录取线”到底是多少,各学校提供给家长的仅仅是根据往年录取情况的大致推断。

家长有必要去学校“咨询”吗?

有!而且很有必要!

但是,家长应该调整思路,去学校咨询不应该再是傻傻地问“我娃娃这个分数上不上得到?”如前所述,你这样问,除非孩子的分数已经超出了学校的预期,甚至是大大超出了学校的预期,否则校方给出的回答大多是模棱两可的。

从2022年进入高一的学生开始,今后面临的“新高考”已经不是传统的“实验班”“火箭班”“博士班”“院士班”之类的传统分班模式所能轻松应对的,更应该更新思维将目光放在学校的文化及整体实力方面——“新高考”更需要校方有足够的应对智慧和实力,更需要校方能为学生的多元化选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544.html